Thursday, March 17, 2011

章诒和的伶人往事

我看我还是少逛书局比较好。

基本上,我没看过戏(戏剧,例如京剧、昆曲、粤剧之类)。会发现戏剧是因为几年前黎明与章子怡主演的《梅兰芳》,以及春晚节目央视偶尔有一两段的京剧。

在一堆旧书里,这本书的副标题吸引了我——写给不看戏的人看。于是就翻开了目录,里面的名伶都是我不认识的名字。第一章写的是尚小云。看着看着,发现所谓的往事,说的除了是戏,更是那一个清末民初,左右博弈,一直到文革为止,长达60年的历史。

作者是右派(农工党)的,算是站在国共以外的角度来叙说那个年代。作者从小看戏,亲眼见过、亲耳听过四大名旦。虽然是用看故事的心态来读这本书,可是当中从封建延续的陋习、从批斗爆发的无良、从坚持透露的无奈,我不禁感到头皮发麻:这60年里,中国人是怎么活过来的?

首先,荣华富贵走向糜烂腐败一直都是人类的劣根性。奢华不仅仅是浪费与剥削,更有众多名贵的珍藏。当看到红卫兵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众多历史古物摔成碎片,也显示出所谓的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也成了残片败瓦。

再来,所谓的思想检讨,等于是在否定从前的自己、家族、民族。上个世纪50年代,应该有很多人已经接近发疯的边缘了。因为把你报上去需要检讨的人,都是你身边的人、你爱的人、爱你的人。一个由上而下的机制,向同期的美国苏联一样,将戏归类为受监管、要改革的部分,然后让戏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。

尔后,十年文革进一步地摧毁了那仅存的艺术与文化。将小生小旦老生青衣甚至整个乐团都送到田里去。倘若遇到爱戏的部队领导,还能够在田里集合成组唱唱戏。只是,几十年辛苦练成的功夫,几成奄奄一息。

十年过去,等到平反的早已是半个疯子,等不到平反的也只能冤着了。

话说回来,华人的骨子里确实是势利的,尤其是看着那些二三线的批斗大角儿的时候,人性的趋利避害居然不惜颠倒是非只求自保。可是,仍然有人就算萍水相逢,也互不嫌弃。

无论是几十年还是几千年,我们似乎一直在这样的漩涡里面搅拌着。这个酱缸里的冷暖人生,体会了多少?未来有多少勇气去面对人性的丑陋,同时珍惜难能可贵的一丝善良?恐怕谁也说不准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